比馬龍效應

2010101410:00
「比馬龍效應」( Pygmalion Effect ) 是近代教學研究的重要發現,管理人若能適當地應用「比馬龍效應」,大有機會能有效地啟發下屬的上進心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意思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「資優學生」,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,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,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
在 1966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中,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,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,再隨機抽出20%為實驗組,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「資優兒童」。大約一年後,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,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。

自信加自尊刺激學習動機
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,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,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呢?原來由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「資優兒童」的學生特別照顧,令這批實驗組學生,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、重視、鼓勵,以及愛護中,增強了自尊和自信,刺激了學習動機,加快了成長速度。

希臘「點石成金」故事
「比馬龍效應」並非新名稱,本身出自希臘神話,意思是指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比馬龍是塞浦路斯 ( Cyprus ) 的國王,熱愛雕刻藝術,他花了畢生的心血,雕成了一個少女像,命名為加拉蒂 ( Galatea ),並視為夢中情人,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。他真摯的感情,感動了愛神阿芙達 ( Aphrodite ),她把雕像賦以生命,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,並且成為比馬龍的太太。

《比馬龍》( Pygmalion,中文版譯作《賣花女》) 亦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的作品,描述一位學者在倫敦街頭找了個舉止粗魯的賣花女,加以訓練成為談吐高雅的貴婦。後來這故事被改編成《窈窕淑女》( My Fair Lady ),於1956年在百老匯演出,並在1964年搬上大銀幕,成為家喻戶曉的「點石成金」故事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的教學應用
「比馬龍效應」在教育界備受重視,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,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 ( Self-esteem )。「比馬龍效應」與「自我實現的預言」(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 ) 類似,預言可以是壞事,也可以是好事。最重要的是,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,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。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,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。

評估下屬免先入為主
很多管理人,常常要參考下屬的個人資料與背景,來評估他們的表現。根據「比馬龍效應」,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缺乏遠見的。管理人在評估下屬表現時,應盡量避免有先入為主的看法。可惜在不少管理人心目中,早已暗地裡為下屬貼上標籤,例如 「不求上進」或「練精學懶」 等,以後便不斷選擇性地尋求這些蹤?,以引證自己的看法。被管理人認定不濟的下屬,除非突然奇?地脫胎換骨,否則他們必將在「比馬龍效應」的陰影下永難翻身了。

啟發下屬上進心
「比馬龍效應」強調的,是一份投入而又專注的熱誠,再配合欣賞和稱讚,來啟發下屬的上進心。當你把下屬看成出色的人才,他們就大有機會在工作表現上如你所期望,如果在你的心目中,只當下屬是庸才,他們也會如你所料一般,變成徹頭徹尾的庸才。「比馬龍效應」指出,管理人若能有效地發揮此效應,令那些被認為具有較好潛能的下屬,得到重視和稱許,他們的潛能便可以得到發展,令工作表現得到進一步的加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比馬龍效應在我身上發生了】--網路文

古希臘時代,有一位技藝絶倫的雕刻師,名叫比馬龍(Pygmalion)。有一天,他的朋友送給他一支潔白如玉的象牙;比馬龍拿到這支象牙後,就開始構思如何利用這支象牙,雕刻出滿意的作品;最後,他決定要利用這支象牙雕出一位冰清玉潔、美如天仙的少女。比馬龍用他那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術,精雕細琢,終於創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少女雕像,仿如一位麗質天生的少女,比馬龍給這個少女雕像取了一個頗富詩意的名字:葛拉蒂雅(Galatea)。許多富商巨賈都爭相出高價要購買葛拉蒂雅少女雕像,可是比馬龍卻捨不得割愛。比馬龍非常喜歡葛拉蒂雅雕像,愛不釋手,每當望著雕像,心中油然的產生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愫,於是,比馬龍深深的愛上了葛拉蒂雅。比馬龍日夜祈求神將雕像變成真正的少女,和他成為終身的伴侶。精誠所致,金石為開,神被比馬龍的癡情所感動,於是將雕像變成少女,比馬龍和葛拉蒂雅終成眷屬,永浴愛河。

  上面故事為一則神話,許多人當作故事來觀看,但在心理學卻成為廣被研究與討論的主題:比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)。所謂比馬龍效應,就是期望的應驗;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,這個期望總有一天會實現,這就是所謂的「自我應驗預言」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;當老師對學生有所期望時,這個期望總有一天也會實現,這就是所謂的「教師期望」(Teacher Expectations),也就是「教室中的比馬龍效應」。

有人認為「比馬龍」這個中文譯名翻譯得很好,誠然,如果我們將自己比成「馬」,可能自己就像一匹馬;如果我們將自己比作「龍」,可能自己就像一條龍;以我個人為例,當初轉換跑道,選擇教師工作時,曾被當時的同事笑說:「麥憨啦!」。還好,不因別人的不看好,而令自己想當老師的一股熱情降溫了。反而,審思自己,我真的要選擇「當老師」成為人生的另一跑道嗎?答案是:「Yes.」,所以拋棄旁觀者負面的期望,不受別人說我們「麥憨啦!」、「無采那些錢!」的影響,而堅定意志,走自己要當老師的路;別人瞧不起我們無所謂,最怕的是自己瞧不起自己;別人在我們身上貼上不良的標籤也沒關係,最可憐的是自己也認同這個不良的標籤。故我們要拋開一切負面的期望,肯定自己,走自己要走的路。

  自我期望的力量真的會把我們推向期望的目標嗎?我們對自己的期望真的會實現嗎?也許有人會懷疑,真的會產生比馬龍效應嗎?經驗告訴我們,雖然,我們有著許許多多的夢想,但是,絕大部分的夢想都不可能實現,是的,因為我們忽略了「付諸行動」這四個字。「付諸行動」,即是人生有夢,築夢而行,我們不但要構築夢境,更要踏實的去做,這樣才可能美夢成真,否則,終究是南柯一夢。但或許又有人提出異議,我要生活,我的經濟狀況不佳,白天還要上班工作,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好準備教甄考試。沒有錯!現實的環境會在我們通往期望目標的路途中設下許許多多的障礙,使我們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,誠如阿吉仔唱的那首歌:「我比別人卡認真,我比別人卡打拼,為怎樣、為怎樣我比別人卡歹命。」無情的狂風暴雨,不是我們所能阻擋的,現實環境的限制,往往也不是我們所能克服的,可是我們可以在雨過天晴之後重新播種,可以在挫敗之後重新開始,以「百折不撓」的精神去克服重重的障礙、種種的挫折,朝向期望的目標再次大步邁進,「期望」終究會實現。
最後,期望也好,夢想也罷,重要的是要踏實的去做,並且堅定意志,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初衷,即使「朋友笑我是愛做眠夢的憨子」,但是,最重要的是「不管如何,路是要自己行。」。因此,善用自我應驗的效應,你必能和我一樣,成為中華民國的正式教師。